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贵州新闻传播事业,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传播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传播学基础理论、新媒体技术制作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技能,能胜任新媒体发展以及品牌策划等方面需要,能在政府部门、新闻宣传部门、各类教育部门、工商企业、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新闻传播、文化传播、商业传播、营销策划等传播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依托学校专业资源,侧重于媒介经营与管理、整合多种媒介资源,突出新媒体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能力与训练,掌握系统的专业传播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综合的专业技能,具备现代数字信息传播行业的理论、技术和策划管理知识与技能,毕业后能胜任以下工作岗位:
1.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书刊、杂志、报纸的数字化出版与传播工作;
2.从事传媒文化公司的媒体内容管理、策划、受众与媒介策略分析工作;
3.从事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采集、组织与印制工作;
4.从事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宣传策划与信息传播工作;
5.从事媒介教育与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
三、主干学科
新闻传播学
四、学 制
学制为4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五、学 分
毕业所需总学分为:162学分;其中,通识课程43学分;专业课程91学分;综合实践课程28学分。
六、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思路及课程关系
1.课程设计思路
传播学专业对学生综合知识及能力的要求高,实践性很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因此,其课程主要由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发展方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共同构成,遵循育人为本、注重实践的原则,着眼信息传播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着力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培养规格与具体开设课程之间的关系
核心知识能力 和素质名称 |
主要课程 |
所在模块 |
通识理论课 与实践 |
克思主义理论课、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课等 |
该模块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军事理论和修养;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等。 |
基础理论和 系统知识 |
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法规与伦理、经典传播学原著选读、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摄像、市场营销学、人际传播、媒介融合概论、舆论学、广告学基础、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研究等 |
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模块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传播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综合的专业技能,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传播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通晓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熟练运用计算机,使学生具备现代数字信息传播行业的理论、技术和策划管理知识与技能。 |
专业发展理论和能力 |
网络媒体内容制作、媒体品牌策划、媒介文化批评、危机传播与管理、新媒体与社会、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品牌传播、文化创意产业、民族文化传播、整合营销传播等 |
进一步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现代传播媒体与社会组织机构的业务操作及组织管理、网络媒体新闻采编与营行管理、媒介市场分析与媒介经营管理等专业实践能力。 |
实习实践与 毕业论文或 毕业设计 |
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 |
七、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八、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120分钟不遮不挡免费本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和《120分钟不遮不挡免费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
九、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
课程结构 |
分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分 |
所占比例﹪ |
通识课程 (35+8学分) |
思品与政治类、运动与健康类、方法与工具类、阅读与欣赏类、科技与社会类、热点与争鸣类、经济与人生等 |
选修 |
理论 |
12 |
7.40 |
实践 |
|
|
必修 |
理论 |
27 |
16.7 |
实践 |
4 |
2.46 |
专业课程 (91学分,其中必修课67学分,选修课和发展方向课最低修满24学分即可) |
相关学科基础课程 (21学分,其中必修11学分,选修10学分) |
选修 |
理论 |
16 |
9.88 |
实践 |
|
|
必修 |
理论 |
7 |
4.32 |
实践 |
4 |
2.47 |
本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18学分) |
选修 |
理论 |
|
|
实践 |
|
|
必修 |
理论 |
18 |
11.11 |
实践 |
|
|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42学分) |
选修 |
理论 |
|
|
实践 |
|
|
必修 |
理论 |
13 |
8.02 |
实践 |
29 |
17.90 |
发展方向课程 (学生修满24学分即可) |
选修 |
理论 |
8 |
4.93 |
实践 |
16 |
9.88 |
必修 |
理论 |
|
|
实践 |
|
|
综合实践课程(28学分) |
通识类综合实践课程 |
必修 |
实践 |
6 |
3.70 |
专业类综合实践课程 |
必修 |
实践 |
14 |
8.64 |
职业技能训练课程 |
必修 |
实践 |
4 |
2.46 |
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课程 |
必修 |
实践 |
4 |
2.46 |
主要环节比例:毕业总学分162,实践环节学分81,占总学分的50%;其中,独立实验/实训/实践课程学分28,占总学分比例为17.28 %;选修课程学分46(专业选修34学分,最低修满24学分即可,公共课选修12学分),占总学分的 28.39%。